行业资讯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缸盖冷热冲击低周疲劳分析结果
2014-11-3    来源:正航仪器    作者:正航网络  阅读:

 

 

 

 

一、子模型与整体模型低周疲劳结果对比

为了证明子模型与整体模型的结果一致,分别计算了子模型和整体模型的低周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表明,两者的大小和分布几乎完全一致。由此证明,使用子模型的方法完全可以完成工程计算问题。其结果对比如图9所示。

二、子模型低周疲劳结果

在进行损伤值计算时,得到的结果是一次循环的损伤值,其倒数为经过多少次循环发生破坏的数值。在冷热冲击试验中要经过3000次循环而不发生破坏,则被认为满足设计要求。同样在有限元分析中,如果其损伤值的倒数大于3000,则被认为满足设计要求。图10为子模型低周疲劳结果的大小。图10的结果中显示子模型的各个区域都高于3000次循环,满足设计要求。

 

 缸盖冷热冲击低周疲劳分析

 

 

 

三、分析与结论

在冷热冲击试验中,发动机成功地通过了该项测试,以此证明前期的在设计阶段的预测为后期试验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中采用子模型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优点。

1)由于子模型的网格数量远小于整体模型网格的数量,所以计算时间要远小于整体模型的计算时间。

2)在同样体积的实体中,子模型的网格可以加密,这样能显著增加计算的精度。

3)子模型没有接触计算,这样对计算精度的提高和计算时间的缩短有着显著的效果。在设计阶段对发动机缸盖进行低周疲劳的评估与在试验阶段才开始评估发动机缸盖是否满足低周疲劳要求相比有如下的特点。

1)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和试验周期。

2)可以大大节省样件开发和试验成本。

3)为开发新一代发动机提供设计依据。http://www.zhenghangsy.net

 

 

上一篇: 高低温试验箱微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理念(一)
下一篇: 缸盖冷热冲击低周疲劳分析全过程

工厂地址: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金园新路53号金石湾内A座
手机TEL:13798786059 13925773530 13929205120 13686187150
腾讯QQ:1835280132 1529351281 1832522880 2497137798
官方邮箱:sherry@sailham.com Peter@sailham.com
备案号:粤ICP备12059146号 粤公网安备 444190002002767号